微信这块肥沃的流量之地正被许多公司绞尽脑汁地追逐,然而微信看似严苛却并不明确的规则往往会让这种努力付之东流。
7月16日上午,名为“柏拉图app”的微信公众号开发了一款性格标签测试产品,用户在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App之后,可以进行测试。
这款应用鼓励用户把最终测试结果分享到朋友圈,短短几个小时,这个小游戏已经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有未经证实的网络截图显示:柏拉图内部人员透露,这次活动让“柏拉图app”微信公众号在几个小时内就吸引了几百万粉丝关注。
应用本身的关注度也随之提升。根据ASO100的数据,从7月16日零时开始,这款应用在iOS渠道上的社交免费榜排名上,已经从150名开外快速跃升到了前10名。
但好景不长,中午12点左右,该公众号显示被微信封禁,而制作图片的链接,也因诱导分享被屏蔽。
微信给出对应的解释是,如果微信公众帐号有发布签类测试行为,包括发布新年签、大学测试、星座测试等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将视情节对违规公众号进行删除关注用户(粉丝)及封号处理。
“因为公号被封掉了,现在还在申诉阶段,如果太多媒体发声,担心公号不知道能否正常回归。”柏拉图App相关负责人以在申诉期保持静默为由,拒绝了界面新闻的采访。
现在很难用量化的数据说明柏拉图的这种玩法对于微信用户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困扰,如今的微信更多是凭人工和直觉去界定用户分享的内容是否对微信生态带来负面影响。
易到用车CEO周航曾在给微信团队的信中说,微信浮层涉及诱导分享导致的被屏蔽,完全是个万能借口,没具体标准、完全不公开、不透明,黑箱操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柏拉图App在应用商城的介绍是一款聊天交友软件,在昨晚之前一直不算是一家特别起眼的创业公司。市面上也有许多像柏拉图这样的产品,已经将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营销推广作为一种重要的流量导入和品牌曝光方式,因此他们普遍都会绞尽脑汁想出能够在微信上进行分享的活动。
然而对于这样的公司来说,模糊的规则界定往往让微信更像是一块布满地雷的肥沃之地,在营销上如果稍有不慎,公司此前的所有努力都会迅速夭折。
从微信诞生以来,这款国内最大的社交产品经常遭遇的争议也正是在于:对于开放资源的利用规则界定模糊以及对腾讯系公司开出绿灯。柏拉图的账号被封只是一个案例,微信的规则用法已经在竞争对手的产品上屡试不爽。
2014年5月底,微软推出了其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这款机器人登陆微信平台后,以微信用户的形式呈现互动,并收获了许多微信用户关注。腾讯却在6月1日当天发表了关于封杀小冰的公告。腾讯方面称,封杀小冰的原因在于“涉嫌泄露用户信息”。
阿里系的应用被微信限制最为严重。早在2013年,微信针对阿里巴巴的封锁活动就已经开始。当年7月,微信开始封杀平台上的淘宝店链接;11月,又封杀了阿里旗下IM软件来往的分享信息。2015年初,支付宝推出了春节红包活动,其中增加了红包分享到微信和QQ的功能,开始入侵微信红包的势力范围。然而这个入口很快就被腾讯方面关闭,以至于后来支付宝又再次推出了红包口令。
令人印象深刻额的还有微信对于Uber的封锁,以及对腾讯系产品滴滴打车的开放。
从2015年3月开始,Uber微信平台上的官方账号以及多个地方账号陆续被封,微信官方称Uber违反了公众账号运营协议,具体是“通过群发消息等手段强制或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的营销行为”。2015年12月,多个运营Uber粉丝团的公众号均被永久封禁。微信方面表示,这次封禁依然是因为“公众帐号存在恶意营销、诱导分享以及借助收集用户信息牟利的行为”。
而就在几天前,易到用车CEO周航在微博上发表了一份以《弱者也有权利发声》为题,致马化腾的公开信,事件的原因在于易到发布专车比价推广页面,但微信以浮层诱导分享为由,将此页面的微信朋友圈的连接被屏蔽。
每一次,微信似乎都以保护用户体验这样冠名堂皇的理由讲封杀行为讲得圆满,但一个可以轻而易举击破腾讯这个逻辑的证据在于,微信对于腾讯系产品营销管理的区别对待。
惊呼的原因大致有两个:
第一个惊呼:公众号发展3年有余,公众号数量已经迈入1000万级别了,新的公众号运营越来越困难。但是朋友圈热文的推出,让我们看到微信旨在推广原创作品的意图(被推荐到热文中的文章不一定只有10+的文章,还有一些阅读量不太高的小众作品),微信公众号也朝着真正的大媒体的野心又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个惊呼:因为朋友圈热文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算法的,而这一功能与今日头条是完全一致的。这样的功能,不但可以通过7.6亿用户的朋友圈阅读习惯推送热文,而且还会因为用户在微信上停留的时间、自己的朋友圈阅读情况,而更为精准地被推送文章,用户阅读公众号文章不再局限于自己关注的公众号、也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了,用户可以毫不费力地了解朋友圈热文而获得极佳的体验。微信依靠着其庞大的用户资源以及公众号的高产出和高阅读量,朋友圈热文推出后势必将对今日头条形成冲击。
朋友圈热文的推出,却昭示着微信更大的野心
微信经过三年精耕细作,已经成功逆袭支付宝,与支付宝齐头并进抢夺“占据零售额市场90%以上的线下支付业务”,在“动一动阿里支付宝的奶酪”成功之后,朋友圈热文是腾讯向BAT的另外一个巨头百度的优势业务发起进攻的号角,昭示着微信“正式进军搜索领域”,战略目标是“动一动百度搜索的奶酪”!
之所以微信这时候有底气“动一动百度搜索的奶酪”,原因有以下3个:
智能算法有了长足进步
腾讯之前也曾经力推搜索业务——搜搜,结果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因此在2013年战略投资搜狗之后就将搜搜并入了搜狗,究其原因——“智能算法”一直是腾讯的短板。但是战略投资搜狗也给腾讯弥补了“智能算法”方面的短板,让腾讯可以借助搜狗的技术能力在其他应用领域开展搜索业务,微信自然也就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重点选择。
此次的朋友圈热文的推出,正是腾讯在智能算法领域有了底气的一个标志,而且据笔者观察,热文的算法匹配度还是相当不错的,“好友都在读”、“互联网精英在读”……,都是我的朋友圈热传的、我最近经常关心的话题。
其实,在朋友圈热文推出之前微信就已经显露出其智能算法方面的进步了。
比如在朋友圈热文上面的“朋友圈”,点击进去后的“一周朋友圈精选”、“朋友分享的音乐”;在朋友圈热文上面的“文章”,点击进去后能看到微信后台根据用户自己的阅读习惯给出的智能选择按钮(我最近关注科技类文章比较多,所以给出的只能选择按钮是“科技互联网”)。根据智能算法来进行用户社交半径内的小范围推荐尝试,无疑是特别带感的搜索场景功能。
微信还深藏着另外一个未来可能会有大用处的信息——朋友圈信息下方的地址链接。
点击进去之后,不仅仅有位置信息,还有的能搜索更多的价格、团购等信息,这里面其实整合了腾讯自己和合作伙伴的资源,比如腾讯地图、大众点评网等等。未来这些信息加上智能算法之后,也可以放入“朋友圈”的搜索中,为用户提供基于自己的朋友圈的美食、商家推荐。
智能算法的长足进步,免去了用户自己长时间搜索的时间,朋友圈热文让用户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得精选后的干货文章;还可以获得基于朋友圈推荐的值得信赖的生活实用信息,这又是张小龙这位产品经理界的心理学大师的又一匠心之作!
对于已经补足搜索短板“智能算法”的微信,与百度在搜索技术上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又背靠7.6亿的庞大用户体量,未来在搜索领域可以做更多尝试!
摇一摇、扫一扫是微信布局的搜索王牌
微信摇一摇功能和扫一扫功能推出多年,用户主要这两个功能来“摇人”、“摇着玩儿”、“扫二维码扫人”、“扫二维码扫钱”。其实这两个功能背后是微信的一个搜索野心。
简单功能,满足懒惰的人性本能:“摇歌曲、摇电视”、“扫码、扫封面、扫街景、扫翻译”,这些功能背后也是搜索功能,与传统搜索引擎不同的是,这两个功能不需要用户自己思考“输入什么文字才能搜索出想要的结果”、也不需要用户自己“手动一个字一个字的输入进去”。用户只要摇一摇、扫一扫,搜索结果就会出来了。“懒惰”本来就是人性本能,因此,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让用户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就是搜索的王道了!微信朋友圈百万粉丝都没有什么用了吧 可怜了这么累吸引的超级多粉丝
利用线上工具,让用户与现实生活简单连接:摇一摇、扫一扫还是线上与线下连接的一种方式。在商场、食街、写字楼、旅游景点附近,用户可以使用摇一摇功能,即可摇到优惠信息、逛街购物的指南、景区的介绍等实用信息;看到书、商品的时候,用户可以使用扫一扫功能,既可以查到书籍/商品的详细信息。这么简单的功能既可以让用户与现实连接,并且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用户还会需要搜索引擎吗?
摇一摇、扫一扫是微信的标志性功能,甚至其动作也是带有微信标签化的,相比百度的输入文字、输入照片的搜索功能,这种简单且标签化的动作,显然会更受用户喜爱。
但是,现在摇一摇、扫一扫能搜索到的信息还非常有限,假设未来腾讯如下布局的话:
与微信的自身资源联动,甚至开放接口给更多APP、更多APP也开放接口给微信。
强化线下资源的推进能力,将更多资源引入摇一摇、扫一扫的功能中
用户摇出来的、扫出来的信息将会更全面、更切符合用户的需求,那么微信搜索就将是搜索领域的重磅炸弹,会给百度等传统搜索引擎带来强烈冲击!
微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级应用
百度的搜索王国是建立在PC时代的,PC搜索和移动搜索是两个世界的。但移动时代就必须有移动搜索的规矩。
在PC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是网站流量的主要入口,所以各大企业才会花高价格购买搜索排名。而百度又是搜索引擎的王者,自然会获得更多用户和商家的喜爱!
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搜索需求更多地被分散在各个应用之中了:如果用户有明确需求,会直接进入各个应用程序搜索,比如吃饭会直接进入大众点评网搜索;查找位置信息直接进入地图APP搜索。如果用户查找的信息没有针对性的APP或者为低频需求,才会进入搜索引擎查找。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已经成为流量入口级应用了:微信的用户已经高达7.6亿;占据了用户使用手机APP的一半以上时间;大量的各种其他APP的超链接在微信内流转;微信的APP下载量也稳居各大应用商店的TOP5,而反观手机百度呢?被远远甩在了后面!如果微信能够在智能算法有了长足进步的基础上,深度布局“第三方线上信息的”、“线下资源”的数量,已经被黏在微信上的用户势必会更多地使用微信搜索,而不是在花时间跳转到手机百度APP或者手机百度网页中!
总结起来说,微信的3个特点可能会对手机百度形成威胁:
1、智能算法有了长足进步,令微信与手机百度的技术差距在缩小。
2、摇一摇、扫一扫是微信深藏不漏的搜索王牌,这种简单且标签化的动作会比手机百度的输入型搜索功能更受欢迎。
3、微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级应用,用户停留在上面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在其上面解决一切能解决的事情,那么百度这种PC互联网时代的入口,未来可能会被用户甩到后脑勺了。
但是,微信搜索究竟能走多远,还有两大前提条件:
1、第一个条件:微信本身的庞大的社交基因,如何巧妙地运用到搜索领域中。比如,微信支付在成功偷袭支付宝的过程中,就巧妙地利用了社交支付、并且加入了游戏化思维(红包、摇红包),培养了用户小额高频的使用习惯、也激发了使用热情。那么,在搜索领域的发展也是同样道理,微信如何打造其“社交搜索+精准的服务搜索结果提供”的搜索特点,就成了搜索领域成败的关键之一。
2、第二个条件:现在微信的搜索还都是在其内部运转——微信内的信息、腾讯合作伙伴的应用程序,但是永远都在自己内部玩耍,搜索结果也会非常有限,也改变不了用户的搜索现状——明确需求则用相应的APP、没有明确需求或者需求频次低则用搜索引擎。微信及其他应用程序是否有勇气互相开放接口,就会成为“微信动百度搜索的奶酪”的第二个关键条件!
微信三部曲,打造庞大商业帝国 微信朋友圈百万粉丝都没有什么用了吧 可怜了这么累吸引的超级多粉丝
至此,通过微信三部曲的讲述,我们看到“微信打造其庞大商业帝国”的三大步骤:
1、微信迅速聚集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级APP,成为了庞大的人与人、人与企业/服务、企业/服务与企业/服务之间的连接纽带。——详见《微信,庞大商业帝国野心之下隐藏的9个秘密》
2、微信支付成功偷袭支付宝,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次数最多的移动支付,将更广大范围的企业/服务与微信支付紧紧地链接在一起。——详见《微信支付成功偷袭支付宝的秘诀,用6个词讲透》
3、微信悄悄强化其搜索功能——更简单、实用、迅速的移动搜索,未来将连接更多的线上线下的企业/服务,为微信支付提供更多的使用场景。
微信无疑已成为腾讯躺着赚钱的一个金矿,未来如何一步步自身修炼、一步步精炼提纯,是微信庞大商业帝国到底会有多强大的关键!